1957年-1962年:組建、漢堡之行和在英國走紅
樂團前身
1957年3月,彼時16歲的約翰·藍儂與幾個同校的朋友成立了一個噪音爵士樂團。他們首先稱自己為「the Blackjacks」(黑傑克),但在發現另一個當地樂團已用了此名後改稱「the Quarrymen」(採石工人),來源於他們中學的名字。同年7月6日,在一次教堂演出結束後,藍儂在後台第一次遇見15歲的保羅·麥卡尼。不久後,麥卡尼作為節奏吉他手加入樂團。1958年2月6日,麥卡尼邀請同校朋友喬治·哈里森來看樂團的表演。藍儂面試了14歲的哈里森,對其演奏能力印象深刻,但認為他年齡太小,不能加入樂團。一個月後,因哈里森的堅持,他被招入樂團,成為主音吉他手。到1959年1月,藍儂中學裡的朋友們都離開了樂團,只剩下他們三人,藍儂也開始就讀利物浦藝術學院。這三位吉他手,至少有三次以「Johnny and the Moondogs」(約翰尼和月亮狗)之名宣傳自己[,無論何時只要找得到鼓手就開始演奏搖滾樂。藍儂在藝術學院的朋友史都特·沙克里夫,用賣畫的錢買了一把貝斯,於1960年1月加入樂團。就是他建議把樂團的名字換成「Beatals」,致敬巴迪·霍利和蟋蟀樂團。同年5月,樂團名稱改為「the Silver Beetles」(銀色金龜),作為利物浦流行歌手約翰尼·吉安特的伴奏團到蘇格蘭進行了短暫巡演。同年6月,他們把名稱改為「the Silver Beatles」(銀色披頭四),並在8月中旬改為「the Beatles」(披頭四)。至此披頭四樂團正式誕生。
漢堡之行
披頭四的非正式經理人阿倫·威廉士為他們安排了在漢堡的駐場演出,但樂團缺少一名固定的全職鼓手。在8月中旬,他們面試並錄用了彼特·貝斯特。四天後,五名成員和德國夜總會老闆布魯諾·克施米德簽訂了3個半月長的駐場表演合同。研究披頭四歷史的學者馬克·萊韋森(Mark Lewisohn)寫道:「他們於8月17日傍晚駛入漢堡,正當紅燈區開始蘇醒……閃爍的霓虹燈好像在尖叫提供的各色娛樂,衣不遮體的女人不害躁地坐在窗前等客。」
克施米德把紅燈區的幾個脫衣舞俱樂部變為音樂演奏場地,他先把披頭四安置英德拉俱樂部(Indra Club),在英德拉因噪音投訴關閉後,10月把他們轉到帝王地下室俱樂部(Kaiserkeller)。披頭四因在競爭對手前十俱樂部(The Top Ten Club)里演出違反了合同,克施米德得知後給了樂團一個月終止的通知,並舉報了謊報年齡的哈里森,導致哈里森於11月21日被驅逐出境。一周後,麥卡尼和貝斯特在自己房間的掛毯上點火,克施米德讓他倆以縱火未遂之名被逮捕,隨後也被驅逐出境。藍儂則在12月中旬回到了利物浦,而沙克里夫和他的德國未婚妻阿斯特麗德·柯歇赫爾一起留在漢堡直到2月末。她拍攝了第一批披頭四的半專業照片。
接下來的兩年間,披頭四間歇地在漢堡駐紮,期間服用藥物苯甲嗎啉,既為娛樂,也為通宵演出時保持亢奮。1961年,第二次漢堡之行期間,柯歇赫爾為她的未婚夫剪了「Exi」髮型(名字來源於50年代漢堡的青年文化運動),該髮型日後被其他成員採用。1961年7月,沙克里夫決定退出樂團,在德國繼續他中斷了的藝術學業,之後麥卡尼代替他成為貝斯手。1961年6月,德國製作人伯特·坎普菲爾特僱傭了披頭四作為歌手托尼·施里丹的伴奏團隊,錄製了一些作品。
結束第二次漢堡之行後,因「莫西節拍樂」的潮流,披頭四在利物浦的知名度漸漸增加。然而,他們對一夜又一夜在相同幾傢俱樂部演出感到厭倦。1961年11月9日,在他們經常出場的洞穴俱樂部(The Cavern Club),披頭四遇到了伯樂和日後的經理人布萊恩·愛普斯坦,當時他是一位音像店店主和音樂專欄寫手。他後來回憶道:「我一聽就喜歡上了他們的音樂,新鮮真誠,有一種我認為的……明星氣質。」 愛普斯坦在之後的幾個月中向這隻樂團毛遂自薦,於1962年1月被任命為經理人。2月初,迪卡唱片公司面試並拒絕了披頭四,說道「愛普斯坦先生,彈吉他的樂團們正在消亡的路上。」4月,他們回到漢堡卻迎來了悲劇,在機場等候的柯歇赫爾帶來了沙克里夫幾日前死亡的消息。沙克里夫因腦溢血在漢堡去世,年僅21歲。一個月後,百代唱片(EMI)旗下Parlophone廠牌的製作人喬治·馬丁簽下了披頭四。
簽約之後
1962年6月6日,馬丁和披頭四的第一次錄音在百代唱片的倫敦阿比路錄音室進行。馬丁立即向愛普斯坦抱怨貝斯特糟糕的擊鼓,並建議用職業樂手替代他。早就盤算著解僱貝斯特的披頭四用林哥·史達換掉了他,史達原本是洛里·斯通和颶風樂團的鼓手。9月4日史達和樂團一起錄製了《Love Me Do》,但對史達不滿的馬丁僱傭了鼓手安迪·懷特,在一周後的第三次錄音中錄製了《Love Me Do》、《Please Please Me》、《P.S. I Love You》這3首歌。馬丁一開始選擇史達版本的《Love Me Do》,但隨後選擇發行的是懷特擊鼓的版本,史達在其中演奏鈴鼓。在10月初發行後,《Love Me Do》在「唱片零售商」(Record Retailer)的榜單上衝到第17位。同月,他們在當地區域性的新聞節目中現場演出,第一次上了電視。11月末,他們錄製了《Please Please Me》的又一版本,對此馬丁非常有遠見地預言道「你們剛剛完成了第一首冠軍歌曲。」
1962年12月,披頭四結束了他們第五次也是最後一次漢堡之行。到1963年,他們已經達成一致——每個成員都要在專輯中獻聲,包括音域狹窄的史達,以鞏固他在樂團中的位置。藍儂和麥卡尼已經成為了一對寫歌搭檔,隨著樂團的成功,他們壟斷性的合作限制了哈里森作為主唱的機會。 愛普斯坦努力最大化披頭四的商業潛力,促使他們更專業地演出。藍儂記得他說:「看,如果你們真的想去更大的地方,你們必須要改變——別在台上吃東西,別罵髒話,別抽煙。」藍儂說:「我們曾經愛穿什麼穿什麼,不管是在台上還是台下。他會告訴我們,牛仔褲不是特別得體,盡量穿合適的褲子。但他不想讓我們突然看上去都一樣了,他會讓我們保留自己的個性。」